科举制度发展演变史:简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源阶段,第二个阶段的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衰退阶段。

科举制度发展演变史:简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在隋朝时建立,为了能够加强皇权的统治,执政者用科举制度代替了原来的政治制度,并且开设进士科运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但是当时的体制并不完善,到了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被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类别,武则天时期还曾经出现过武举,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出现改革,这个时期明确了考试时间,建立了防止徇私舞弊的系统,在考试内容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明朝时期科举考试被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举办的时间是每三年一次,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第一名的称呼叫做会元,这一阶段的监考官一般由忠臣担任,通过会试之后贡士要参加殿试,也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落榜与不落榜之分,只有名次之分。科举制发展到清朝的时候弊端越来越凸显,八股文取士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僵化,最终科举制度被统治者废除。

  科举制度的演变史

  1、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

  2、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

  4、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人数,且首创武举和殿试

  5、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提高科考地位──用高官主考

  6、北宋严格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严密考试方法(糊名法)等;不断扩大科举录取名额

  7、明代,八股取士

  8、清末(1905),科举制度废除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产生,必然有其产生的必要条件,也必须是要满足所在的时代要求。同理,任何事物的废除都因为它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因为符合时代需求的发展,到了清朝时期,在外来事物的冲击下,科举制度已经不适用了,与之相应的是现在人们的应试教育。